2014負利率時代...日本又沉了
2014年6月5日歐洲央行(ECB)實施負存款利率,對銀行存放在央行的資金收費實施負利率(-0.1%),意在鼓勵銀行對家庭與企業放貸。
2014年10月17日ECB再次下調利率後,促使部份銀行開始把多出來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。紐約梅隆銀行(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),開始對歐元存款收取0.2%的費用。
2014年 12月 18日瑞士國家銀行(SNB)將採取負利率措施,以削減留在該國的巨額存款的幣值。該銀行將對數額超過一千萬瑞士法郎(約合977萬美元)的活期存款實施-0.25%的利率。新的利率將從2015年1月22日開始實施。
2014年12月25日在日銀強力寬鬆下,繼10月短期國庫券標售殖利率出現負值,日本政府今(12/25)標售2年期公債,得標利率為-0.003%,首度出現負值,形同要付費才能借錢給日本政府。
負利率的意義及影響
1.負利率意味著儲戶在銀行存錢沒利息還要花錢付費給銀行。
2.銀行實行負利率反映出經濟疲弱,家庭與企業不願增加消費或投資。
3.負利率其實就是變相加税,是一種金融稅甚至是存款稅。
4.負利率的舉措是要防止通縮,通縮會造成消費者預期心理延遲消費,大家都不消費的結果,廠商只好降價銷售,但廠商一但降價,那會讓通縮預期更嚴重,消費者更看緊荷包,不肯消費‧‧‧如此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5. 負利率同時會讓匯率走貶,甚至因要保值刺激房地產交易。
6. 負利率出現在經濟面條件不佳的環境,自然不利於股市。